近日,郑州市群众张某收到一个陌生快递,包裹里有一张印着虚假某国家机构抬头的Vipkid(英语口语课)培训机构课程退费公告,称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运营,为部分学员办理退费,并附上机构退费客服QQ的号码和二维码。
正巧,张某在这个培训机构交过学费,想着退费这样的好事落在自己头上,张某立即扫描通知中的二维码添加了客服QQ,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仿冒的“12315平台”APP。
于是张某就按要求登记了自己的姓名、电话、QQ号码,并提供了自己的购买凭证截图。
接着,客服称张某符合退费资格,让张某提供个人姓名和银行卡信息。
张某提供信息后,客服谎称由于Vipkid培训机构迟迟未能处理学员的学费,投诉学员较多,谎称国家教育局现在任命中国消费者协会为所有学员清退学费,并且首次清退会有368元的补贴。
随后,张某银行账户就收到了368元的补贴,接着,客服称由于清退名额紧张,接下来的退费会在仿冒的“12315平台”APP上办理,二次退款需要购买国债券,通过国债券升值返回到张某的账户上。
刚开始,客服指导张某向指定账户进行小额度的转账获取认购账号。
接着,客服指导张某在仿冒的“12315平台”APP上注册理赔账户,并添加指导员办理清退回款。
接下来,客服指导张某提现,并推荐8种退费方案。客服把张某拉进群聊,整个群里除了张某都是托儿,不断在晒“自己”收到退费款项的虚假进账图,对张某实施围猎。
张某按照客服的要求操作,向对方账户转账,发现无法在仿冒的“12315平台”APP上提现,询问后客服以资金被冻结,需缴纳解冻资金、高额会员费等理由继续实施诈骗。